首頁 > 政策咨詢 > 政策動態
> 返回列表

解讀|《退役軍人保障法》解讀(六)

2023年03月04日 來源: 閱讀量:
      一、退役軍人服現役期間獲得表彰、獎勵的,享受哪些待遇?

答:立功受獎是軍人榮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判廣大軍人政治思想、軍事素質、日常表現、個人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主要包括嘉獎、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榮譽稱號五種類型,并對平時和戰時予以區分。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加大對退役軍人的優撫工作力度,保障獲得表彰和獎勵的軍人在退役后享受相應待遇是重要工作內容之一,這對于有效提升軍人軍屬的榮譽感,激發廣大軍人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黨和國家有關文件對退役后如何享受相應待遇作了規定。在此基礎上,退役軍人保障法規定,退役軍人服現役期間獲得表彰、獎勵的,退役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待遇。國家有關規定中的待遇主要包括退役安置、增發退役金、載入地方志等待遇。

 

二、為什么退役軍人安置地人民政府要為退役軍人舉行迎接儀式?

答:憲法第55條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多年來,為入伍新兵舉行歡送儀式,在儀式上向光榮應征入伍的新兵表示祝賀,向積極支持國防建設的新兵家長們表示敬意等已成為我國各地的通行做法。入伍光榮,退役同樣光榮。軍人退出現役時面臨著身份的轉換并不斷地適應新的身份,舉行迎接儀式,是軍人身份轉變的一種過渡儀式。常態化的過渡儀式,是對身份轉換、角色轉變的公開確認,能更好地幫助軍人適應新的身份。把舉辦迎接儀式寫入法律,既是對退役軍人過往奉獻的肯定,也是將優待舉措落到實處的一種督促,更能凸顯”一日當兵、一生光榮”的濃厚氛圍。

安置地是退役軍人離開部隊,重新開始社會生活和參加工作的地方。實踐證明,在安置地為退役軍人舉行迎接儀式,能夠使退役軍人感受到當地人民的熱情,能夠增強退役軍人的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有利于退役軍人繼續保持軍人本色,更加積極地投身當地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2020年1月,《關于加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的意見》在榮譽激勵方面對此提出明確要求,即要為入伍、退役的軍人舉行迎送儀式。退役軍人保障法也明確規定,退役軍人安置地人民政府在接收退役軍人時,應當舉行迎接儀式。

 

Copyright © 2018-2020 四川省菲林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蜀ICP備2022016278號-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科華北路141號附1號、四川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201室

女人与ZZZOOOOXXXX,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女人男人做性全过程视频